12.10
「中国对于高品质商品的需求在扩大」日本经济报专访杜勇

最有发展潜力的零售市场在哪里?

相信世界上大部分零售从业者都会回答:中国。

前段时间,商务部发布《中国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18/2019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零售业经营单位2080万个,同比增长7.8%,增速比上年加快0.9个百分点。全年商品零售额达33.8万亿元,同比增长8.9%,行业发展规模保持平稳增长。

随着消费市场持续较快增长,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在这背后,零售业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

近日,日本经济新闻报记者对T11创始人兼CEO杜勇进行了深度专访。

那么,为什么零售业发达的日本要来到中国走进中国零售业呢?学习和研讨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更重要的是:中国零售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受到国际的关注,零售业已经成为中国在世界的一张“名片”。

「中国对于高品质商品的需求在扩大」日本经济报专访杜勇

 

【以下为采访全文】

中国对于高品质商品的需求在扩大——杜勇

T11 创始人兼CEO

日本国内有中国商业不景气的声音,并有中美贸易战使中国的市场有所消退,中国的零售业正在失去活力的说法?

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国零售市场,我们特意来到中国,就中国零售市场现状、零售未来发展、消费者行为及中国购买能力等多个维度,深入采访了精品生鲜超市(T11 FOOD MARKET)的创始人兼CEO杜勇先生。

——关于最近经常被提及的中国消费力不足的这个问题,您是怎么考虑的?

杜勇:可能大家都很担心国际贸易竞争的影响,但我一点也不认为中国国内市场在衰退,反而觉得越来越繁荣。例如,我们6月在北京开的第一家店销售额每月都会比前一个月增长16%以上。在中国城市化加速的背景下,中产阶级增加,对更高质量消费的需求也在加大。这不是短期的倾向,我认为未来10到20年间中国消费市场将以世界最快的速度发展。

——为什么创办了专门卖高级食材的超市?

杜勇:因为我认为,高质量商品需求在未来3 - 5年内,不仅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还会扩展到所有重要的城市。T11的商业模式是对应着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城市化的。我们团队研究了发达国家的零售业在过去50年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0 ~ 30年前,即使是发达国家的零售业也有供给不足、销售很多质量不好的商品的情况。

零售业的变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更符合中产阶级的需求,提供年轻人喜欢、质量更高的商品的零售业成为主流。现在,同样的变化正在中国发生,销售劣质商品的零售业将会被市场淘汰。

——由于经济萧条,就业状况恶化,消费是否下降?

杜勇:这个情况,至少在北京是完全感觉不到的。现在情况是人手不足,工资变高。我们超市的人员成本约在8400元左右(约13万日元)。如果没有与之相符合的高福利是很难招到合适、优秀的员工。

——日本产品的销售情况如何?

杜勇:我本来预估日本的产品的销售情况应该会非常好,但是到目前为止,销售情况不甚理想。据市场反应,日本的渔业产品、零食糖果、北海道牛奶等在中国很受欢迎。但是为什么会出现销售不理想的情况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日本公司仅仅会与在中国的日本公司合作。众所周知,中国分销商是最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如何将商品以更好的销售形式销售到中国消费者手中,中国分销商是很有发言权的,日本公司应该与中国公司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中国也在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

杜勇:虽然是这样,但是中国的平均年龄仍比日本低得多。独生子女政策正在改变,已经开放二胎政策,对于中国零售业来说,人口老龄化减速零售业发展还不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我们的顾客中,4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71%,其中女性占6成。我们必须要考虑的是,这些顾客随着年龄的增长,消费结构将如何变化以及如何处理。